“双减”之下 为学生做人生之加法

---榆林市第八中学九年级多学科一日作业案例

文章来源:榆林市第八中学 发布时间:2023/3/17 15:03:58 浏览次数:63

学生之所忧,我必念之;学生之所盼,我必行之!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榆林市第八中学九年级的老师们立足为学生做人生之加法,大力加快课堂教学改革、优化作业设计,解家长之所忧、学生之所盼,紧紧围绕学校“12345”的“双减”工作思路,优化作业管理与设计。

1”就是围绕“减负增效”这一目标;“2”就是落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减轻校外培训负担”两大任务;“3”就是积极构建“三个课堂”,突出抓好“作业总量控制、作业质量提升、作业评改创新”三个重点;“4”就是将落实“双减”工作与“五项”管理、课堂教学改革、课后服务、师德建设“四方面工作紧密结合”;“5”就是认真实施作业管理“五大行动”,即书面作业减量行动、作业预审行动、作业公示行动、分层布置作业行动、优秀作业展评行动。目前,已初步形成学校的一些比较稳定的做法:首先实施书面作业减量行动;其次实施作业预审;再次实时作业公示;然后实施分层布置作业;最后要实施优秀作业展评活动。

 

榆林市第八中学作业管理一览图

 

为了扭转作业简单重复、量大时长的局面,老师们提出了作业设计做到“瞻前顾后、 左右关联、 知行合一、与时俱进”的新思路。

                   


说明: 说明: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Temp/wps.YfEEhewps

 

第一,作业要瞻前顾后。

作业是对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课程的重要内容。任何一门课程都有相互关联的知识体系,而不是一个个知识散点。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绝不能只针对某一课时的学习,而应基于学科内不同知识的内在关联,通过作业实现学科内“前后”知识之间的综合运用。

例如:高乐观老师化学实践性作业的设计:

[实践性作业]学有余力的同学课后自行分组,选择其中一个合作完成。



实践作业一制作无壳鸡蛋,想通过学生动手实验,仔细观察气泡二氧化碳的产生,让学生知道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碳酸钠能与醋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进而更好的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实践作业二瓶吹气球实验,想通过学生利用从厨房中常见的苏打(或小苏打)和白醋进行实验,切身体会实验室选用碳酸钙而不用碳酸钠的原因,并初步理解蒸馒头时用苏打(或小苏打)的原理。

实践作业三自制CO2制取装置,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是课堂内容的提升和综合,是学科知识的应用和迁移,是学生在整合课内外的学习资源,注入自己的想法和创新,能有效促进学生自觉、自主地学习研究。

该作业的设计就是基于前面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同时也为后面的实验课的学习与操作奠定了基础。

第二,作业要左右关联。

割裂的各学科作业无疑会加重学生负担,教师可以通过彼此之间的合作共同研究设计跨学科作业。这类作业的关键在于找准“整合点”,以此为基础,设计恰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決问题的过程中对不同学科知识进行提炼整合并应用。

比如王倩老师英语作业的设计,单词卡,书信,课本剧表演——演绎瞎子阿炳的一生,融合了美术、语文、音乐、信息技术等学科知识。



第三,作业要知行合一。

作业设计要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在真实情境中解決问题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创造。

例如白东云老师的数学作业设计——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



学生实地测量旗杆


学生们通过课堂所学的相似知识理论,实际测量出了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学校旗杆的高度,切实做到了知行合一。

第四,作业要与时俱进。

一方面,作业要在内容上关注社会热点和发展需要,例如道德与法治老师郭丽霞在校园开展“我与祖国共成长”的主题系列活动。通过让学生记录“我与祖国共成长的故事”,鼓励学生依托中国梦确立个人梦,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把个体价值与时代使命结合起来,找到人生真谛,生命价值,事业方向,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永久奋斗中成就出彩人生。

另一方面,作业要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精准分析,打破时空界限,让作业发挥更大作用。物理王建国老师巧妙的应用了问卷星向学生发送一个创新性拓展作业,问卷星的使用了优化了作业的推送和批改。共同减轻了师生的负担。电子资源的分享,使得学生的学习资源不只局限于课本。

 

             

物理问卷星作业二维码            物理电子资源二维码

 

减作业减培训,快乐的是孩子,轻松的是家长;

增效率提素养,创新的是管理,思考的是未来。

“双减”之下,为学生做人生之加法。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八中愿与孩子们一起向未来!

(文/王倩 审核/郝治明)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