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18年义务教育入学工作的指导意见(榆政教发〔2018〕65号)

文章来源:榆林市教育局 发布时间:2018/5/8 11:10:19 浏览次数:620

各县市区教育局、高新区教育局,局属有关单位:

2015年以来,我市大力推进阳光招生、均衡编班工作,各县市区因地宜,积极作为,稳步实施,全市义务教育划片免试就近入学和均衡编制班工作迈入常态化,有效缓解了“择校热”和“大班额”,有力促进了教育公平,依法保障了适龄儿童少年的受教育权益。为进一步巩固改革成果,提升治理水平,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教基厅〔20185号)和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陕教基一办〔20185号)精神,现就我市2018年义务教育入学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落实主体责任。按照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是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责任主体,各县市区要在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下,做好义务教育学校阳光招生、均衡编班工作的具体规划、组织实施、信息公开、学籍管理和督查落实,要重点纠正和查处违规考试招生、随意接收择校生及乱收费等行为。

二、明确入学条件。今年小学入学学生原则上应为2012831日以前出生的适龄儿童,残疾儿童入学年龄可适当推迟。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各县市区按照“划片、免试、就近”原则,结合初中学校招生规模、小学毕业学校分布、学生户籍和居住地等情况,通过单校划片或多校划片等方式合理分配。未在户籍所在县市区小学就读的学生,如申请升入户籍所在县市区初中,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受理、审核,根据区域内初中学校容纳学生情况统筹安排就学。

三、合理划定片区各县市区根据县域内适龄儿童、少年的数量和分布状况,确定和调整县域内公办小学、初中就近招生范围和人数,按照“学校划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学”的目标,坚持“网格化、全覆盖、无盲点、便利性”的原则合理划分片区。片区划分方案要及时向社会公布。片区划定后要保持相对稳定,确需调整时要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邀请相关单位和家长代表参与,进行审慎论证。鼓励各县市区单校划片,对口直升。对于辖区内热点学校分布不均的县(市、区),可根据城市热点小学、热点初中分布情况,实行多校划片。

四、坚持免试入学。义务教育学校招生不得以任何形式的考试或变相考试确定生源,严格坚持“划片、免试、就近”原则。片区划分后,根据学校招生规模,按照“户籍登记为主、住房登记为辅、就业经营补充”的原则,明确入学登记和新生录取程序,首先安排本辖区内户籍与实际居住地一致的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再根据登记入学人数和学校资源分布情况,在本辖区统筹安排其他情况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小学升初中按照对口直升、免试入学的原则,为每一所初中学校招生划分对口直升的小学。实行多校划片区域的小学、初中应采取电脑随机派位方式确定学生入学的学校,保障入学机会公平。

义务教育民办学校招生计划由所在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因素编制,并报市教育局核准后,下达学校执行。义务教育民办学校不得超计划招生,不得提前录取新生;招生过程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招生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的民办学校,要引导和鼓励学校采取电脑随机派位方式招生,不得通过考试或变相考试等方式招生。

五、严格均衡编班。对于新入学的义务教育学生,要按照随机派位方式均衡编班。继续坚持“三公开”“三不动”原则。整个编班过程向家长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公开,并接受纪检、纠纷部门全程监督;学生编班花名当场公开;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当场公开。编班花名公布后不得变动,任课教师公布后不得无故变动,编班后校际间学生不得随意变动。

六、统筹保障不同群体入学。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坚持“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的原则,确保平等入学权利。各县市区要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切实简化入学流程和证明要求,合理确定入学条件,确保符合条件的应入尽入,不得随意提高入学门槛。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要根据残障程度,以随班就读、特校就学、送教上门等方式分别提出教育安置意见,落实“一人一案”。军人子女、公安子女及引进高层次人才子女等的入学工作,按照教育厅《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安排。

七、推行信息公开。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实行阳光招生、均衡编班。各县市区在制定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方案、划分学区和编制班级等重要环节时,要主动邀请群众代表参与,广泛征求公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要积极宣传招生入学政策,通过组织招生工作说明会、招生宣传月等形式开展政策咨询工作,为学生入学提供全面周到的咨询服务。要全面推行信息公开,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向社会公布学区划分、学校信息、招生办法、招生结果、编班程序等内容。招生入学工作要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各级教育部门要畅通举报渠道,设置咨询(举报)电话和网上举报方式,及时查处违规招生行为。

八、统筹做好榆林中心城区义务教育新生入学工作。榆林中心城区义务教育新生入学工作继续坚持“市级统筹、以区为主”的工作机制,榆阳区、高新区和科创新城(横山区)要落实“以区为主”的主体责任,按照教育部和省、市有关政策要求分别制定各自的新生入学方案并经区政府(管委会)同意后组织实施。3个区域之间教育服务区划保持不变,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入学政策不变,榆阳辖区小学随迁子女入学继续执行2017年秋季学期入学政策,保证政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不得随意提高入学门槛,不得以任何名义收取与新生入学挂钩的经济费用。同时,榆阳区、高新区和科创新城(横山区)3个区小学新生入学统一实行先审核后报名的入学报名程序;榆林中心城区3个区小学新生入学网上报名系统统一开启,统一关闭,网上报名时间为79日至713日, 90时开启,1324时关闭,坚决杜绝在两个或三个区重复报名现象。3个区之间六年级升七年级回户籍、监护人房产所在地学生审核工作要协调统一,接收方教育行政部门接到学籍所在方“同意流出”证明后,方可接收,并开据接收回执证明,学籍所在方教育行政部门收到“接收回执证明”后,不再为该生安排七年级学位。

九、确保和谐稳定。各县市区出台中小学招生入学重大改革举措前,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加强风险评估,切实做好新闻宣传引导。要加大义务教育“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宣传力度,引导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家长依法送其子女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要通过多种形式及时主动向社会公开招生信息,建立健全监督举报制度。要完善应急预案,健全应急机制,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置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确保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平稳有序。

十、强化管理和监督问责。各县市区要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十严禁”的规定,要充分利用电子学籍管理系统强化管理,严格实行“一人一籍,籍随人走”。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结束后,要及时在电子学籍管理系统录入学生信息,遏制学生无序流动。要加大对违规招生行为的查处力度,对于查实的违规招生行为,严肃追究有关学校和主管部门责任。要完善违纪举报和申诉受理机制,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对于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学校,视情节轻重给予约谈、通报批评、取消荣誉称号、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等处罚;对于民办学校,还要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减少下一年度招生计划、停止当年招生直至吊销办学许可证等处罚。市上将阳光招生、均衡编班作为共性指标列为对各县市区的年度重要考核内容,贯彻落实不到位的县(市、区)要扣除该项赋分。同时,市上将适时开展招生工作专项检查,对于存在严重违规招生行为的地方和学校要及时予以通报,督促将国家中小学招生入学政策落到实处。

各县市区于622日前,上报附件中表1、表3,并以正式文件上报民办学校招生计划。于917日前上报附件中表2、表4

 

联 系 人:柴宇星

联系电话:3525756

电子邮箱:JJYK4391@163.COM

 


榆林市教育局

201857

(全文公开)

 

 

附件

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统计表

1、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计划统计表

县(市、区):

学校名称

学生数

班数

班额

备注

 

 

 

 

 

 

 

 

 

 

 

 

 

 

 

 

 

 

 

 

 

 

 

 

 

 

 

 

 

 

 

2、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统计表

县(市、区):

学校名称

学生数

班数

班额

备注

 

 

 

 

 

 

 

 

 

 

 

 

 

 

 

 

 

 

 

 

 

 

 

 

 

 

 

 

 

 

 

3、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计划统计表

县(市、区):

学段

城乡

学生数

学校数

班数

班额

备注

小学

城区

 

 

 

 

 

乡村

 

 

 

/

 

初中

城区

 

 

 

 

 

乡村

 

 

 

/

 

 

4、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统计表

县(市、区):

学段

城乡

学生数

学校数

班数

班额

备注

小学

城区

 

 

 

 

 

乡村

 

 

 

/

 

初中

城区

 

 

 

 

 

乡村

 

 

 

/

 

 

 

 

 

抄送:省教育厅办公室。

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办公室。

榆林市教育局                     201857日印发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