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世界里的天使妈妈

---——记横山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马晓琴

文章来源:横山区教体局 发布时间:2020/8/13 8:48:46 浏览次数:385


黄河滔滔千里,黄土地千沟万壑,在这高天厚土间写进了一个神奇的名字:横山。在这片亘古却又沉默不语的黄土地上,孕育着这样一位怀揣赤子初心的特教老师——马晓琴。她是无声世界孩子们的“天使妈妈”,她是智障儿童紧牵衣角最想依偎的亲人“马妈妈”,她是耕耘在孩子心灵沃土上的“教育农民”,她带着同样有着满满爱心的同事开店做起了蛋糕面包,和残障孩子一起创造美好,烘焙未来。

勇敢,是所有人并肩往前,奔跑不歇!

1996年7月,为了教会药物致聋的儿子开口说话,马晓琴毅然撂下锄头走上了一条不同寻常的特教之路。她带着儿子来到榆林市进行语言康复训练。期间,她一边陪读学习,一边实操语训。丰富的经验积累加之千百次的实训,他不但教会了自己的儿子与人交流,还训练了一批孩子开口说话。她因此被聘任为学校的语言康复训练老师。身份的转变,使得马晓琴更加坚定了信念:我一定要让更多的聋哑孩子开口说话,让更多的家庭看到希望,让全社会上的人一起见证“千年的铁树开了花,聋哑儿童会说话。”

声呼唤、心相牵——聋儿语言康复训练

理论加实践的提升让她深知聋儿语言康复的重要性。想到横山那一双双上不了学、被遗漏的聋哑孩子们充满渴望的眼神,仿佛身负着千斤责任感和使命感一样,马晓琴萌生了在横山办学的念头。让更多的聋哑孩子开口说话成为她刻不容缓的心头大计。于是,她迫不及待回到横山,到处打听哪里有聋哑孩子,带着儿子给家长们做工作,给他们宣传聋哑孩子通过训练是可以与人交流的。

2000年8月,马晓琴回到横山租了4间民房,办起了全县唯一的一所聋儿语训学校。由最初的1名教师8名学生,渐渐发展为3名教师30多名学生,其中有从山西、榆林、靖边、子州、内蒙等地慕名转来的学生。由于许多聋儿年龄小,生活还不能自理,她一边训练孩子,一边肩负起母亲的责任:每天早上一个个地叫孩子们起床,给他们穿好衣服、洗漱完,开始一天的学习生活;晚上一个个地看着孩子们睡好,半夜里叫起来小便,冬天孩子们容易感冒拉肚子,她就把他们弄脏的衣服被褥洗干净;流行病盛行期,家长一时半会儿赶不来,为了方便照顾他们,随时了解病情,她就跟孩子们睡在一起,每天往返于学校和医院之间,付出总有回报,孩子们个个学会了说话。

这份无以言表的成就感让她感受到:朴实的爱可以造就一种精神,而这种精神可以使原本羸弱的生命变得坚强、高大而坚不可摧。就像是一棵树摇动另外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外一朵云,一颗灵魂唤醒另外一颗灵魂!

心悦有声世界、感恩天使妈妈——通过敲鼓、吹哨子来训练孩子的辨听能力

2003年4月,随着入学聋儿的不断增加,本就狭小的校舍已经无法满足教学需要,在爱人的全力支持下,她又东挪西借,凑了几十万元,在张家洼村买了一块空地,建起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校舍。

负债累累的她更渴望硕果累累。班上新来的小雷升,是村里人眼中的“坏哑巴”,调皮捣蛋,不爱学习,问到梦想时他会说长大以后像爸爸一样去杀羊。马晓琴苦笑不已,慢慢地,通过对比分析打开了他的心门。他开始认真学习,晚上学到很晚才睡,当年的小雷升考上了大学,现在,这孩子已经顺利大学毕业,并且参加了工作,还结婚成了家。他的妈妈每次见到马晓琴便说:马老师,要不是你带我的娃娃去考大学,现在哪有雷升的幸福日子,你是我们一辈子的恩人!

俗话说:“看花容易绣花难”,又有谁能想象得到,对于这些残疾孩子而言,考大学之艰难堪比登天,背后付出的汗水与艰辛,又有多少人能够理解。

有了知识,没有技能,将来还是没办法自食其力。老师就应该是学生心中动力的那口井,马晓琴下定决心要圆孩子们的大学梦!学以前不敢学的叫突破,所以她要带着他们突破自我,活出精彩。她辗转联系到课外绘画辅导班让孩子们去学习,寒暑假孩子们也不回家,吃住都在她家,这样她还可以抽时间给他们辅导文化课,每天骑着摩托车送他们学画画,然后她就在旁边给老师当翻译,回到家吃完饭,就开始监督他们复习画法,日复一日……

逐梦之旅——带着孩子们去西安美术学院参加高考

为了激发孩子们内心的学习动力,她先把孩子们带到环境优美的大学校园参观,告诉孩子们这就是我们要实现的梦!回来以后,她带领着孩子们早起晚睡,那股上大学的劲头让他们精神饱满地拼搏着。大年初二早上,她带着孩子们出发,去西安参加了美术培训强化班。每天和孩子们一起吃住,跟在培训班当翻译,休息时间就带着孩子们学习坐公交、看站牌、过马路、学买东西、买饭、学习使用银行卡,甚至拜托周边的饭馆和商店:我们的孩子听不见,买东西时你们不要嫌弃他们……

2010年4月,学校一共5个学生参加考试,其中4个都考入了西安美院,自此,学校的高考之路便被打开了。大学期间,由她培养出去的学生有的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有的美术作品获了奖,还有的拿到了国家励志奖学金……

苦心人,天不负。马晓琴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在学校当上了美术老师,每年的高考生就由他负责着。如今,她的儿子已经成家,两个孙子也健健康康。

2017年1月,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学校升格为九年义务教育公办性质寄宿制学校,更名为横山区特殊教育学校,由区教育局直管,同年2月喜迁新校址。

新起点、新气象

新学校总投资820万元,占地面积8600平方米,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绿化面积2100平方米。建有教学楼、康复楼、生活楼、厨房及蔬果种植园等。配备资源教室、感觉统合训练室、言语与语言训练室、宣泄室、心理辅导室、律动室等各类功能室20余个,投入并使用儿童滑轨悬吊康复训练设备、奥漫优悦设备、言语与语言训练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烘培设备等,专业教育教学、康复训练、职业技能教育、生活设施完善。

学校现有教职工33名,在校寄宿学生148名。设16个教学班,听障部6个教学班,启智部10个教学班。集听障、智障、肢残、自闭症、唐氏综合症以及多重障碍等各种残障类残疾人教育于一体。

新设备,为脑瘫患儿带来新希望

新起点,新气象,新动能,新发展。在她的带领下,学校秉承“幸福教育——教育初心,育人使命;心中有爱,幸福常在”办学理念,以“尊重个性,开发潜能;学会生存,适应社会”为办学目标,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建立了个别化康复教育、文化基础教育、职业技能教育三大类基本课程,形成具有特色的“个别化康复教育”、“三向教育(向爱、向善、向智慧)”、“鼓励式自信心教育”、“开放式大生活教育”和“知足感恩教育”,帮助孩子打开心门、点亮心灯、化解心结、抚慰心灵、拓宽心胸格局,让幸福之花在每个孩子心田绚烂绽放!

马晓琴注重学生心智和技能的全面健康发展,以“缺陷补偿,潜能开发”为教学基点,成立“师师、师生、生生”三个维度结对帮扶专项教育。为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特殊需要,针对学生专业特长和身心特点,学校开设阳光体育、舞蹈、美术手工、彩色鸡蛋皮、烙画、盘扣、钻石画、丝网花、麦秆画等特色课程,培养学生拥有一颗积极阳光、自尊自信、快乐向上的幸福之心;此外,学校开设生活技能养成课,利用校舍空地开采种植园——“开心农场”,让学生通过学习开垦、播种、除草、浇水、收割等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独立生存,重塑精彩人生。

无声世界有大爱——马晓琴和孩子们一起过中秋

2019年3月,为了让孩子们毕业后都能够自食其力,融入社会,独立生存,马晓琴日思夜想,“一定要教给孩子们一生受用的技能,要对他们的一生负责”,她四处调研,建立起职业教育实践基地——“横美味烘焙坊”,打造出“教育-培训-就业”一体化的办学模式。帮助残障孩子就业的关键是要“授之以渔”,这样才能斩断“穷根”,真正实现脱贫战略意义上的“釜底抽薪”。

历年来,马晓琴共接收培养残疾儿童423名,培训家长300多名,培养大学生24名,其中已毕业的18名听障大学生均已在各行各业就业。学校多次被市县评为特殊教育“先进集体”“优异学校”“文明单位”;马晓琴个人荣获省“优秀教师”、陕西省“特殊教育先进工作者”、陕西省“三八红旗手”、“榆林好人”、“感动榆林”十大人物、横山县“劳动模范”等称号,事迹被省市新闻媒体多次报道。

25年路漫漫,马晓琴怀抱对特教事业的热爱、对特殊孩子的期盼,无怨无悔地行走在特殊教育第一线,把特教事业做得风生水起、红红火火。立业先立德,德之芬芳才有业之茂盛,人们敬佩她的“业”,更敬重她的“德”。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马晓琴和她的毕业听障大学生们

岁月更迭,时代前行,唯精进,势不止。马晓琴的年华在时光中流逝,而数以百计的残障学生却从她那里获得了成长的力量,她从一个聋儿的妈妈转变为423个孩子最亲切最为信任的“妈妈”。她说,她会继续担起这份责任和使命,不忘初心,耕耘不辍,全心全意,以爱为底色,为孩子请命,为心灵点灯,让特殊孩子家庭幸福起来!让横山特殊教育亮起来!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