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职业教育中心2020年度质量报告

文章来源:榆阳区教体局 发布时间:2021/3/15 10:04:10 浏览次数:2640

一、学校情况

(一)学校概况

1.校名  榆林市职业教育中心

2.办学性质

榆林市职业教育中心是一所公办全日制职业高中、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创办于1984年,1987年被榆林县政府命名为榆林县职业教育中心,19984月被榆林市政府命名为榆林市职业教育中心。2002年被省教育厅评为陕西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09年被省教育厅命名为“省级文明校园”, 20191月被陕西省教育厅批准为首批31所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立项单位。学校本着让每位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的教育思想,秉承“先成人,再成才”的育人理念,确立了 “厚德、强技、励志、健美” 的校训、 “和谐、奋进、求实、创新” 的校风、 “敬业、爱生、严谨、求精” 的教风、 “尊师、守纪、勤奋、成才”的学风、“建设和谐校园 ,培养适用人才” 的办学理念、“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向教师提出了“用生命感动生命,用尊重赢得尊重”育人要求,向学生提出了“德塑人生,技行天下”成才目标,形成了学校自己的职业教育文化特色,并以文化为引领,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形成职业高中、短期培训、大专(联办)等多形式、多层次的办学体系。学校通过“校企联合”、“校校联合”等方式建立了“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保障了毕业的就业安置,建立了“出口畅,进口旺”的良性办学机制,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为社会培养出一大批适用性、技能型人才。

3.   校园面积

学校位于榆阳区人民西路181号,占地76亩,建筑总面积 28673.71平方米,有教学楼一幢,学生公寓楼一幢,综合楼两幢,标准化操场一个,室内篮球馆1个,以及能满足现代职业教育需求的现代化多功能电化教室、多媒体语音室、各种实习实训室等70个,正在筹建中的芹河新校区348亩,另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60亩。

3.    资产

学校固定资产5568.05万元,建有幼儿保育、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汽车应用与维修、计算机、工业与民用建筑、化学工艺、会计等7个专业实验实训室,拥有各类大型实训设备1152台套,实训工位1600个。学校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1222.779万元,比2019年增加253.779万元,增幅26%

(二)学生情况

1.招生规模

2020年招生717名,其中榆阳区357名,外县市330名,外省12名。

2.    在校生规模

2020 年学校在校学生总数为2039人。

3.    毕业生规模

2020年毕业691名,其中直接就业190名,升入高等院校495名。

4.学生结构

20202019 年在校学生结构图

序号

专业名称

全日制在校学生数

2020年在校生

2019年在校生

合计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合计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1

学前教育

504

0

260

244

646

258

247

141

2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203

36

88

79

212

86

78

48

3

汽车运用与维修

86

32

22

32

101

26

34

41

4

计算机应用

523

177

203

143

776

204

145

426

5

建筑工程施工

116

45

29

42

70

28

42

0

6

化学工艺

109

29

42

38

116

42

39

35

7

会计

190

90

55

45

99

55

44

0

8

幼儿保育

242

242

0

0

 

 

 

 

9

电气技术应用

42

42

0

0

 

 

 

 

10

空调和制冷设备运行与维修

24

24

0

0

 

 

 

 

 

5.    巩固率

2019年在校学生巩固率为99.1%,2020年在校学生巩固率为99.4%,相比提高0.3%个百分点。

6.    培训规模

我校从2006年开始分担“温暖工程”、“ 雨露工程”等劳动力转移培训,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和下岗职工6000多人,探索出了短期培训的基本教学模式,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具有承担此项工程的能力。2020年开展各类培训达2558,完成计划84.7%;其中,青少女“个人提升与职业发展”培训1000人次,学校社会培训1000人、社区教育1558人、培训工作形成了制度。但是,由于地方培训资源整合尚未完成,学校争取承担培训任务渠道少;学校培训费用紧张,又没有设立培训基地和培训的发证渠道;所以整体培训数量少,范围小,知名度不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首先,学校积极争取1+X证书制度试点,现有第一批1+X证书制度汽车应用与维修和新能源汽车两个试点已通过,第二批1+X证书制度网店运营推广与特殊焊接技术两个试点通过,第三批1+X培训证书制度幼儿照护、光伏电站运维和建筑识图三个试点通过,为培训工作做好了发职业资格证书的保证。但是,已申办的1+x证书制度试点和申请中的试点均未正式落地实施,还在场地设备等的积极办理筹备过程中。其次,积极与人社部门联系,获得了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培训第一批政府补贴培训培训中心机构,为大力培训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做好稳定和促进就业工作做出自己应有贡献;同时,也缓解了我校培训工作的资金不足的尴尬局面;目前,新班开班准备已就绪,待市区人社部门批准后,预计2021年元月可开班培训。最后,在解决了资金和发证的难题后,我校拥有雄厚的实训设备和充足的师资队伍,我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与培训工作定会再上一个新台阶。

(三)教师队伍

1.师生比 

2020年学校学生总数为2039人,师生比为113.3,与上一年度相比上升0.3%

2. “双师型”教师比例

“双师型”教师43人,占专任教师的34.6%,与上一年度相比提高3.6个百分点。

3. 兼职教师比例

学校编制172 ,现有教职工153人 , 其中专任教师124人,外聘兼职教师8人,兼职教师比例4.9%

4. 专任教师学历比例

专任教师中研究生9人,占7%。本科学历126人 ,占97%

5. 专任教师职称比例

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25人,占20% ,与上一年度相等。中级职称32人,占25.8%,与上一年度相比下降5.2个百分点。  

(四)设施设备

学校拥有教学仪器设备505台(套),较上一年度增加46台(套),教学实习设备总值达1222.78万元, 较上一年度增加250.01万元,生均教学实习设备 0.60 万元,较上一年度增加 0.13万元。实训实习工位数2038个,生均工位数1.0个。

二、学生发展

(一)学生素质

1.学生思想政治状况

202010月,全校在校生2039人,其中共青团员总数425人,男团员200,女团员225人。大多数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合格,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按照中职学生行为规范要求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学生德育合格率为100%

2.    文化课合格率

能按教育部《关于印发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等 7 门公共基础课教学大纲的通知》要求修完规定的《语文》《数学》《外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基础必修课程,成绩合格率97.8 %

3.    专业技能合格率

经考核学生专业技能合格率为97.8 %674名毕业生取得与所学专业相关,由劳动等有关部门颁发的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取得比例达到65%

4.    体质测评合格率

202011月,学校组织1657名在校学生进行了体质测评,测评包括:体重、身高、50 米跑、1Km 耐力跑(男)、800m耐力跑(女)、立定跳远、引体向上、坐位体前屈、肺活量八个方面进行测评,,通过测评综合合格人数1495人,综合合格率为90.2%

5.    毕业率

2020年毕业学生691100%

(二)在校体验

1.理论学习、专业学习、实习实训满意度

从学生的发展设置课程,课程体系主要由三大板块构成,即文化素养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技能课程。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教育教学中大力提倡“做中教,做中学”的方式,引导学生重视实践体验,切实将理论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素养和技能。每学期使用定量问卷和定性问卷系统组织学生评教活动。

2.   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

经统计,师生对校园文化满意 96.6%,较上年提高较大,主要表现为学校在 2020 年度一是通过主题班会、经典诵读、演讲比赛等形式加强校园文化宣传,二是通过开展“点燃读书激情,浸润书香校园”主题活动活动、“共祭抗疫英雄,同抒感恩之情”清明节特别缅怀活动、“小黑板,大宣传”班级黑板平比活动、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春季义务植树活动、职业教育活动周、社团活动、广播体操比赛、歌咏比赛、“奋斗新时代,出彩新青年”演讲比赛等多彩的活动,丰富了师生校园文化生活。在57日共青团榆阳区委召开的第十八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我校共青团工作荣获“2019年榆阳区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和“2019年度青年大学习先进集体”。三是坚持每月组织形式多样的新时代文明志愿服务活动,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实践锻炼机会。也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经统计,师生对学校社团活动满意度为 92.3 %,主要原因为受学校办学条件制约,社团活动场地受限。

3.   生活满意度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对学校总体满意程度,不断完善校园、校舍、食堂、教学实训实施建设,提升服务质量。每学期进行一次随机抽样调查,确实掌握学生对学校满意程度。从住宿、餐饮、环境、生活服务等方面进行调查,经统计学生对生活的综合满意率为95.2%,较上年提高0.9%

2020年学生对学校生活满意度调查汇总表

序号

调查内容

满意度(%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1

您对学校的校容校貌总体感到满意吗?

97.8

1

1.2

2

您对学校的卫生状况感到满意吗?

96.1

2

1.9

3

您对学校校园的绿化、美化感到满意吗?

80.2

13

6.8

4

您对教室条件感到满意吗?

61.3

34.9

3.8

5

您对实训室设备、实施条件感到满意吗?

95

2

3

6

您对宿舍实施、环境、卫生条件感到满意吗?

82.3

12.7

5

7

您对食堂就餐条件感到满意吗?

14.5

38.3

47.2

8

您对食堂卫生状况感到满意吗?

98.2

1.5

0.3

9

您对食堂提供的饭菜质量、种类、口味、价格感到满意吗?

88.9

10.4

0.7

10

您对食堂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感到满意吗?

79

20.8

0.2

11

您对学校提供的冷热水现状感到满意吗?

70

27.2

2.8

12

您对学校的供电现状感到满意吗?

90

7.7

2.3

13

您对学校的供暖现状感到满意吗?

86

6

8

14

您对后勤管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感到满意吗?

93

6.6

0.4

15

您对维修人员的服务态度感到满意吗?

90.9

9

0.1

16

您对卫生人员的服务态度感到满意吗?

85

13.3

1.7

17

您对门卫人员的服务态度感到满意吗?

88.3

11.3

0.4

18

您对供水人员的服务态度感到满意吗?

89.1

10.6

0.3

19

综合满意度

82.5

12.7

4.8

 

4.   校园安全满意度

从学校安全教育、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学校安全演练、学校食品安全、住宿安全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了校园安全的认知情况调查,经统计,学生对学校安全综合满意度为98.3 %

5.   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

对毕业生进行学校满意度调查,问题主要包括:毕业实习收入、职业发展基础、高校学习专业与中职学习的贯通性、中职技能练习基础等方面,经统计,学生对学校满意度为99.1%。其中毕业生对学校教学管理满意度较高,对综合素质培养满意度较高。

(三)资助情况

学校严格执行省市县学生资助工作的文件精神,进一步建立健全学生资助工作长效机制,加强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力度, 把专项资金用在贫困学生和优秀学生身上。2020年,共有2018名学生享受免学费政策; 742 名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资助政策,占比达36.76%,为6名毕业生办理了生源地贷款预申请。

2020年,毕业生质量大幅度提升,毕业学生 691 人 ,就业685人,就业率99.13%(含升学人数)。

1.    分专业就业率情况

学前教育毕业人数142人,就业人数142人,就业率100%;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毕业48人,就业人数46人,就业率95.83%;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毕业人数40人,就业人数39人,就业率97.50%;、计算机专业毕业人数426人,就业人数423人,就业率99.30%;化学工艺专业毕业生35人,就业人数35人,就业率100%

2.    分专业对口就业情况

学前教育直接就业人数89人,对口就业人数89人,对口就业率100%;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直接就业27人,对口就业人数26人,对口就业率96.30%;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直接就业人数14人,对口就业人数14人,对口就业率100%;、计算机专业直接就业人数50人,对口就业人数48人,对口就业率96%;化学工艺专业直接就业生10人,对口就业人数10人,对口就业率100%

3.    初次就业起薪情况

毕业生初次就业起薪1000元及以下0人,占直接就业人数的0%1001-15007人,占直接就业人数的3.68%1501-200097人,占直接就业人数的51.05%2001-300071人,占直接就业人数的37.37%3000元以上15人,占直接就业人数的7.89%;平均薪资2048元。

4.    就业去向情况

学校691名毕业生当中到各类企事业单位就业的190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27.50%;升入高一级学校就读的为495人,占总人数的71.64%6名学生因个人原因没有参加工作,占毕业生总人数的0.87%。陕西省内就业163人,占直接就业人数的85.79%,省外就业27人,占直接就业人数的14.21%

5.    就业满意度

通过对学生的就业满意度调查来看,比较满意 3人,占毕业人数的0.43%;满意 87人,占毕业人数的12.59%;非常满意595人,占毕业人数的81.11%;无法统计6人,占毕业人数的0.87%

(五) 职业发展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发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职业生涯规划,从入学开始就通过多种渠道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学生提高认识,提高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帮助学生纠正一些思想上的错误,改变简单的功利性就业动机。二是加强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加强和健全教学基础设施建设, 从经费、时间等各方面尽可能保障技能实训工作的足量开展。三是构建科学、高效的实践体系。学校通过见习、移校入企、顶岗实习的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及岗位迁移能力。四是不断加强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学校每年开展学生创业培训讲座,组织校内、市、省技能大赛,通过大赛不断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三、质量保障措施

1.专业结构调整

学校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形成了对接产业、企业、岗位的专业建设动态调整机制,新增电气技术应用和制冷和空调设备运行与维修2个专业,转设幼儿保育专业,申报计算机应用和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2个专业为特色专业。

2.    人才培养方案调整

认真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正确处理毕业生就业与升学的关系。各专业培养目标的职业定位准确,岗位指向明确具体;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培养要求表述明确,基本能适应行业发展对相关技能型人才的需求。2020年,为进一步推进基于产教融合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展,根据榆阳区经济发展规划、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才需求状况,紧密结合重点产业、新兴产业和特色专业的发展需求,在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后,与企业合作,共同修订了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建筑工程施工、化学工艺、会计等6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标准,制订了幼儿保育、电气技术应用及制冷和空调设备运行与维修3个新增及转设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标准。

(二)教育教学改革

1.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在严格按照“国家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要求,开齐开足思想政治课、语文、数学、英语、历史、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专业,略作难易侧重调整,力求使基础课与专业相联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职业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强对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彰显学科育人功能。

2.专业设置

学校近几年来已开设的各专业基本适应本地及相关行业现实与发展趋势的需要,遵循2010年国家教育部修订的《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规范。目前开设学前教育、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建筑工程施工、化学工艺、会计、幼儿保育、电气技术应用、制冷和空调设备运行与维修等10个专业,其中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汽车运用与维修、学前教育3个专业为省级高水平示范性中职学校建设项目重点建设专业。

3.    师资队伍

学校注重教师实践能力培养, 坚持以“教研、赛教相辅,以研促教、以赛促教”为教研指导思想,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教学名师、行业专家为重点,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使用和管理并举,更新师资队伍建设理念,创新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完善教师监控、监督和评价体系,在动态平衡中调整数量、提升质量、优化结构,形成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努力建设一支适应学校改革发展需要、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和创新能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近几年来我校涌现出5名省级教学能手、7名市级教学能手,8名区级教学能手,1名市级教学名师。另外,我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有11名教师参加了陕西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培训,2名教师参加了陕西省1+X证书培训,18名教师参加了榆林市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培训。我校聘请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及社会能工巧匠 2 人作为会计和汽修专业的兼职教师。

4.    课程建设

学校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各专业构建了以理论模块为基础、实训模块为辅助、技能模块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汽车运用与维修、学前教育三个重点专业完成了课程标准、课程评价的制定工作,全面开展项目化核心课程建设。结合示范校重点专业建设的契机,积极探索“宽渠道、多方向”,课程体系,加强对校本教材的研发和使用进行动态管理,完善和丰富“统编—地方—校本”三级教材体系,着力开发校本精品课程。

5.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学校践行人才培养对接社会需求的理念,在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汽车运用与维修两个重点专业中探索“产教融合、工学结合、能力递进”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学前教育中探索了“工学结合、园校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实施岗位教学,使专业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积极探索出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抓手的“能力本位项目化”教学模式。学校规定每学年教学时间 40 周(含复习考试),其中设置实习实训教学时间为20 周左右,现代学徒制、工学结合企业教学环节安排在第五学期,顶岗实习安排在第六学期。

6.    信息化建设与信息化教学

聚焦智慧校园建设,推动学校信息化发展。2020年,学校建成功能齐全,易于操作、高智能,实现线上线下互动相融合的全自动录播室,并完成了教师的培训以及使用。

学校依托数字化校园平台,不断完善数字化课程资源平台建设,建立学校课程资源库、试题资源库,教学资源上线并广泛应用与陕西省人人通进行数据整合,从而实现学校的精品课程、精品专业打造,从而大大方便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同时,鼓励创建教师团队,开发研制教学课件、教学软件,积极打造精品课程和网络课程。

7.    实训基地

一是完善校内实训场所,制定建设规划,保障专业课程的正常教学需要,教学环境在不断完善。学校建设有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汽车应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学前教育、工业与民用建筑等校内实训中心,目前,建有36个专业实训室。二是实训基地的建设力求实现多层次化,多样化, 做好与全区各民办幼儿园、斯柯达4s店、榆林市大可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校外实习、实训场所的联系与建设,满足学生实习需求。

8.    教学资源建设

2019 年,以各专业教研组长牵头,将校内优质教学资源、网上教学资料、培训学习笔记、参观考察所得资料等汇集一起,建设学校教学资源库,资源库以资源共建共享为目的,以创建精品资源和进行网络教学为核心,不断补充更新,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提供高效的存储管理,为全校教师提供方便快捷的存取功能,从而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促进教学资源更好地为教学系统服务。

9.    教材选用

学校制定了完善的教材管理制度,使用的教材全部是国家规划教材。

(三)教师培养培训

学校在加强常规教学管理之余,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师资配备、优化师资结构。建立和完善了系列教师培养、教师发展的制度。着力于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双师型”教师和教学名师的打造,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我们要求教师创新备课方式和授课方式,认真备写实训教案,建立以校本课程开发为核心的教研制度,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组织优秀教师进行示范课教学,并积极开展各类校级教师教学能力比赛,选拔优秀教师,推荐参加区级、市级、省级“教学能手比赛”、“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信息化教学”、“说课”等大赛,目前我校涌现出5名省级教学能手、7名市级教学能手,区级教学能手8名。在信息化教学说课比赛中有国家级二等奖1名,省级一等奖3名、省级二等奖4名、三等奖3名。省级优秀教学成果2项,校本教材14本。我校化工专业教学团队邸海燕、李晓茹、曹健美在2020年陕西省课堂教学能力比赛中荣获了二等奖。另外,我们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本学期有11名教师参加了陕西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培训,2名教师参加了陕西省1+X证书培训,18名教师参加了榆林市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培训。通过派遣老师外出学习、培训、参观、考察,尤其是企业实践,形成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经验的“双师型”队伍。我校还成立了马占军名师工作室,发挥名师的引领示范作用,以老带新,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起来。

(四)规范管理情况

1.教学管理

学校对教学管理分为两部分。一是学校教导处通过《榆林市职业教育中心教师工作量化管理办法》、《榆林市职业教育中心教师绩效考核方案》、《榆林市职业教育中心教师教学常规管理细则》《榆林市职业教育中心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实施方案》等教师工作考核评价制度体系,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管理;二是教学常规管理,教导处通过学生记载《学生考勤册》、《推门听课反馈表》和教导处巡课人员记载《教务日志》,及时反映教师日常工作状态。

2.    学生管理

坚持管理育人、活动育人两条主线交叉并重推进学生管理,加强班主任队伍、德育导师队伍、学生干部队伍、群团队伍的建设,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基础,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安全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及学生心理辅导。重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学校值周由校领导带队、中层领导组织、值周学生配合。全面的对学生日常行为、卫生、两操、文明礼等进行监督检查,每周进行汇报总结,从而形成班级争创文明班级,学生争做文明中职生的良好氛围。

3.    财务管理

2020 年,学校修订、完善了《 榆林市职业教育中心财务管理制度 》《榆林市职业教育中心预算管理制度》《榆林市职业教育中心财务收支审批制度》《榆林市职业教育中心出差管理规定及差旅费报销办法》《榆林市职业教育中心物资采购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健全了由校长任组长,主管财务副校长任副组长、总务主任、会计、出纳为组员的财务小组,学校财务小组人员之间权责明确,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大型项目全部通过政府采购中心公开招标,重大开支全部通过校委会研究讨论,学校财务管理规范、科学,学校财务报表科目设置齐全,财务审批合理规范,各项支出按实列支。

4.    后勤管理

学校建立了由校长负总责、分管领导主抓、总务主任具体抓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后勤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后勤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提升后勤人员的服务意识、服务质量和责任心。并且加强了校园环境建设和学校食堂管理,竭力为全校师生打造出优良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严格执行办公、教学用品等资产管理制度,切实做到教育教学资源使用有序、高效,信息化教学资源和教学、实训仪器设备能较好地满足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需要。

5.    安全管理

严格执行《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配备专职保安人员。学校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安全稳定发展的观念,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紧紧围绕创建力“安全文明校园”的目标、落实“人防”、“技防”、“物防”、“心防”、“联防”工作,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充分利用宣传栏、校园广播、微信公众号、宣传栏、LED 显示屏等载体,针对学校实际,开展行之有效的安全教育活动,强化学生安全防护意识。定期组织安全紧急疏散演练、消防演练、宿舍楼安全疏散演练。围绕交通安全、防溺水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安全、人身安全、扫黑除恶等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通过举办法治进校园活动,提高学生守法的自觉性,使学生知法、守法、懂法。建立健全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为全体师生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努力保障学校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6.    科研管理

学校完善“学校—教研室—教研组(课题组)—教师”四级教科研工作网络。教研室具体实施指导教科研工作,课题组具体落实教科研工作,层层负责,责任到人, 使教科研工作逐步入轨。近三年,我校有11项市级课题,7项区级课题、11项校级课题顺利结题,有两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7.    管理队伍建设

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加强校级班子建设。明确分工,定岗定责,充分调动校级班子和中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加强政策理论和业务素质学习,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努力打造一支团结协作、务实担当的干部队伍。

8.    管理信息化水平

以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为指导,为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2020 年投入260万元打造了现代智慧化校园,为学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信息化支撑和保障。一是健全组织落实职责,二是改造升级基础设施,三是加强智慧化教学平台建设,四是完善校园网应用管理系统等。

(五)德育工作情况

学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育人,积极推行“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处处都是德育环境,时时都是德育时间”的德育理念,努力做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    思想政治课实施情况

学校高度重视思想政治课开设工作,开足、开齐思想政治课程。在第一学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第二学期开设《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三学期开设《经济政治与社会》,第四学期开设《哲学与人生》课程,《历史》课程按专业分别在四个学期内开设。学校除开设思想政治外,还根据国家形势发展进行时事政策教育,结合学校德育工作、学生社会实践、专业学习、顶岗实习,进行爱国教育、职业精神、劳动精神、毒品预防教育、环保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安全教育等。

2.    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依托省级示范校建设项目,积极创建高品位的班级文化和校园文化,引导学生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课外活动,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突出“四条主线”:一是以重大节庆日、民族传统节日开展庆祝活动为主线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师生参观德育基地、生产性实训基地、瞻仰革命圣地、祭扫烈士墓、参观名胜古迹;二是以学校科技节、艺术节、运动会、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升旗仪式、成人仪式、入党入团仪式等为主线,开展各项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三是以社团兴趣小组活动为主线,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多种活动,在活动中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四是围绕技能大赛开展一系列活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

学校还注重班级和学生寝室的文化建设,建立了班级“图书角”和班级文化展示墙。并不断完善图书室、阅览室、网络教室的设施、设备,同时根据自身条件办好校园网、校园广播站、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校园文化载体,尤其是由部分师生创作的书画作品遍布教学楼走廊,团委不定期的更换校园宣传栏,给同学们更多的展示平台。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3.    文明风采活动开展

学校重视并支持文明风采活动组织与开展,积极探索竞赛与德育工作相结合、与课程教学改革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机制和办法,真正发挥竞赛的导向作用和育人功能。

4.    社团活动

学校开设有 36 个社团,每学年秋季学期各社团面向全校学生招纳团员,利用每周星期三下午开展活动,成立了书画手工类、艺术表演类、体育类、技能大赛类和单招技能测试类五大类。社团活动要求社团全员参与,内容积极健康向上,集中反映了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学期末社团活动成果作为校园文化艺术节的一部分,内容丰富,涵盖面广, 为学生提供了交流、互助、学习的平台。

5.    团组织及学生会建设及活动

学校不断健全完善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为原则的学生会管理组织,完善学生会工作制度、思想、作风等建设,重视学生会的换届、招新、干部培训等工作,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示范作用,切实发挥了学生组织在学生管理和活动开展中的作用。坚持“每周一报”。在每周一升旗仪式时通报上周各项成绩,评选优秀班集体 ,捡拾操场垃圾,通过师德师风演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践行用生命感动生命,用尊重赢得尊重的办学宗旨,将无形的压力,转变为无穷的动力!国旗班坚持每周一练,加强身体素质,我校3名国旗班学生,在2020年榆阳区教职工运动会中有幸担任升旗手一职,并表现突出;广播站一周“一会一练”提升语言水平,广播站学生在榆阳区中学组主持人大赛和区级“师生健康,中国健康”演讲比赛中,荣获第二名和第三名的好成绩!

学校团委不断加强共青团自身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团组织的优势,发挥团员模范作用,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引领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青年大学习”行动,在上一年度被榆阳区委评选为“先进工作者”和青年大学习“优秀组织者”。我校团委依据《榆阳区规范团校汇编》实施方案,规范支部活动,定期召开支部大会;聘请青年党员教师,为共青团员上高质量团课,团青工作呈现出争先恐后的局面!

学校完善并加强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机构设置,成立了榆林市职业教育中心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每年以35日学雷锋日为契机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通过“争做新时代雷锋传人”征文比赛动员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同时组织部分志愿者们走进社区,对电线杆小广告、绿化带里的垃圾进行清理,组织汽修专业的志愿者开展便民服务活动。以9.9公益日为契机开展慈善募捐活动,在全校范围内动员师生弘扬团结互助、乐善好施、扶贫济困、尊老爱幼、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学校餐厅打扫清洁、宿舍内务示范整理、清洁校园、维持就餐秩序、帮门岗值勤,设立“爱心服务台”彰显雷锋精神,开展“我捡我快乐”活动,倡议同学们不要随手乱扔废弃物,见到纸屑、塑料袋等杂物,要主动捡起放在果皮箱内,建设洁净校园。学生在志愿服务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树立成长成才自信,同时面向社会展示职业教育成果和学生的职业素养!

6.    德育队伍建设情况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校德育工作,制定德育工作规划,把握德育工作方向。政教处加大对班主任老师的培训力度,不定期召开德育队伍培训和德育工作研讨会,研究德育工作新情况、新问题,交流德育工作经验,推广德育工作新方法,提高德育工作艺术。教导处、教研室多次组织召开教研组会,不断渗透“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处处都是德育环境,时时都是德育时间”的德育理念,要求每位教师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积极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发展壮大德育队伍。各班班主任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各班都能民主选举班干部,每个学生在学习阶段都有当班干部的经历,每个学生都有至少一次的获奖经历,真正实现自己管理自己,自己自觉遵守的育人目标,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才华的舞台。

(六)党建情况

学校党总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积极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了学校党建各项工作。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生活若干准则,从严落实“三会一课”制度、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党员专题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主题党日等制度,全面实行党员“三类五星”管理。积极开展各种各类党日活动,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开展线上教育教学,并组织教师开展各类网上培训学习,向师生积极宣传疫情期间防护措施和心理健康辅导。20204月份组织“共祭抗疫英雄,同抒感恩之情”清明节特别缅怀活动,4月份组织广大党员教师进行学生家访精准扶贫活动,6月份开展“点燃读书激情,浸润书香校园”主题活动活动。7月份,我校党总支组织党日系列活动,进行了优秀党员作微型党课报告,重温入党誓词和“党在我心中”主题征文。9月份,榆林市职业教育中心隆重召开庆祝教师节大会暨开学典礼,全体教职工进行了集体宣誓仪式。并开展“第三个纪律教育宣传活动”,紧扣“守初心、践使命、严纪律、勇担当”主题,深入廉洁从教思想,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101日中秋国庆双节来临之际,党总支开展了“同吃国庆面,共祝祖国好”活动。11月份组织全体教职工观看了电影《第一大案》。12月组织全体教职工共同学习了十九届五中全会会议精神。

我校党总支共有党员55人,其中男党员24人,女党员31人。为加强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党总支与广大党员教师签订责任书,利用党员大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查摆“四风”问题,并利用学习强国平台推动全体党员常态化学习。党总支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全体党员教师争做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积极发展新党员,为我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增添了新的青春和活力。

四、校企合作

(一)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学校借鉴职业教育先进的办学经验,推行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先后与榆阳区小天使幼儿园、陕西通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榆林市尚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阿尔法玻璃纤维制品有限公司、榆林市亿永丰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榆林市大可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陕西榆林红石峡饮品有限公司、榆林市榆阳区德宝隆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书,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组织学生顶岗实习,学生毕业后可直接就业。同时,职教中心从企业引进专业人员担任实训课指导技师,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

(二)学生实习情况

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复工复产要求,积极推动学生实习活动。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工作要求,加强学生实习管理。一是结合学校开设的专业,根据教学计划,制定活动计划、确定活动时间,安排指导老师,适时周密安排各类实习活动,以达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的效果。二是完善实习流程, 规范实习操作,确保实习安全,提高实习成效。学校就业办在实习前召开动员会,做好实习前的就业指导。召开家长会, 签订三方实习协议、监护人知情同意书、安全协议书,实现学校与家长密切配合,将实习就业活动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三是做好实习跟踪服务工作,学校主管领导和处室主任不定期地赴合作企业了解学生实习情况,召开实习学生、实习指导教师座谈会,与企业主管领导沟通交流,推动校企深度合作,常态发展。

五、社会贡献

中职学校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优势,主动对接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活动,形成了学历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并重、职前培训和职后培训并举的社会培训体系,已经成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尤其是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力量。近两年来学校办学规模逐年扩大,办学水平显著提高,为社会培养和输送6000多名初、中级专业技术实用人才,争取每年举办各种类型培训达3000人次以上。

(一)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2020 年对口升学成绩斐然,521名学生被省内高校录取,其中本科56人,专科465名。高职院校对学生满意度在97.5%以上。顶岗实习效果明显,187名学生对口就业,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校企合作日益成熟,认知实习、顶岗实习形式多样,效果明显,用人企业对学生满意度在100%

(二)社会服务

我校遵循“以专业建设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以社会服务促进专业建设”的原则,以培养榆阳区域内紧缺型人才为重心,拓展我校社会服务功能,提升我校社会服务水平。积极对接区域社会发展的需求,加强社会培训工作,搭建一个功能完善、服务一流、开放共享的区域性社会继续教育与培训公共服务平台,发挥我校在当地职业教育的引领、辐射作用,全面提升学校的社会社会服务能力。

学校充分发挥现有各专业的人才培养功能,切实加强我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充分利用学校的师资、设备、场地等资源,为政府、行业、企业、社区以及新农村建设提供培训、继续教育、职业技能鉴定等服务。2020年度我校已形成71+X试点项目基地申请批准,人社部门关于技能提升培训机构中心的9个补贴培训项目的批准,为我校大力培训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当地做好稳定和促进就业工作做好了坚强的准备工作。

通过培训、论坛、开展技能大赛等形式,提升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热情和社会服务的技能。通过项目基地建设,提升学校开展社会服务的能力。通过社会服务资源库的建设,开辟社会服务的渠道。

(三)服务抗议

为确保师生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校严格执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相关要求,成立由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建立疫情防控相关台账,及时完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应急处置预案和相关工作制度,每天按常规落实专人按时向学校办公室汇报师生健康状况,办公室每天认真落实“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主动加强与区教体局以及当地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的沟通衔接。开展疫情防控健康教育,引导师生掌握传染病防控常识,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坚持每日对教室、食堂、宿舍、篮球馆、各专业部室等重点场所进行通风、保洁及消毒,并如实做好相关记录;切实做好足量口罩、消毒液等必要防护物资储备,规范设置隔离场所,并配齐必要的应急处置设施设备,强化门禁制度,在校门口对教职员工、学生和外来人员进行扫码、测温、登记、消毒。

六、举办者履责

(一)经费

2020年,各级财政对学校的财政拨款总计1179万元,生均经费达到5500元。其中中省财政:免学费和助学资金323万元。市、区级财政:免学费355.7万元,专项经费390万元,高考奖金17.8万元,改善办学条件10万元

(二)政策措施

2020年,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我校新校区的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正在进行。

七、特色创新

打造双师型师资和创新型教学团队

——学校师生团队共建建筑电工实训室

一、建设背景(问题描述)

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大的大潮下,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飞速发展的喜人形势下,来我校就读的学生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就电工电子专业来说,每个班级的人数已经达40人之多,而实训场地就在教室里,实训项目操作就在学生的桌面上或教室的线路中进行,电源供应来源于教室的插座,一名授课教师既是授课者又是管理者,整个教学过程有些忙乱、危险。学校领导及专业教师一直在积极地关注、寻找、探索适合于建筑电工课程的一套新的教学模式。

问题:实训场地狭小、不规范、不安全,实训项目繁琐冗余,师资配备不齐全。

二、主要目标

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建设“双师型”教师团队,加大实训基地建设力度,构建课程体系,提升专业技能教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彰显合和文化。师生合作、和谐建设实训室,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建设的目的、作用,为后续的应用做了很好的铺垫。不仅增强了师生的技能,更能增加师生的感情,共同建设学校,建学相长。

三、实施改革(解决问题)

市场调研结果:根据目前电工市场发现目前缺乏大量专业的基础电工人员,原因是真正的一名电工人员不仅需要师傅带领实践,更需要懂理论,能够取之理论用之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会接线路,更能排除故障。

国家大国情:国家现在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我校电工专业学生人数成倍的增加,目前实训环境无法满足学生实训,因此我校计划建设电工实训室,为学生提供实训环境,让学生毕业后可以很快着手完成建筑工地电工的线路布局铺设及线路的安装与连接、工厂厂矿电气设备的日常维护、故障维修等工作。做到规范操作、安全用电。通过综合和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先进实用的技术,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学校层面:平时教学中,建筑电工实操课不好开展,指导教师为了模拟实际的建筑电工环境,在教室里进行实操实施,学校考虑到教师的热情以及师生的安全,决定为师生创造一个专用的建筑电工实训室来满足日常的建筑电工教学工作。

结论:基于以上几点,学校教务处、生产实训处通过和指导教师共同研讨,上报、申请,学校层面同意并支持师生共建此实训室。

具体建设规划

创新团队人员表

队长

名师马占军

队员

李娜娜、张梁、张艳艳、刘亚、刘志伟

如何建

建设什么

怎么建

人员分配

福利保障

 

1、学校规划场地(西楼一楼98平米)

2、师生共建(名师马占军把关,其他师生配合)

1、照明电路暗线实训

2、插座电路暗线实训

3、建筑电工基础电路实训

4PLC控制照明系统

 

1、学生上架做暗敷工作,教师指导,兼顾安全问题

2、墙面、地面的暗敷师生共同完成

3、指导教师张梁做图纸规划,项目负责人和名师马占军联系合作单位,做实训框架板,采购中心采购器件,师生共同打眼、走工艺安装、测量、通电、验证

4、名师马占军老师规划图纸,硬件设计,李娜娜老师负责软件工作,共同安装、设计、调试、验收。

119电工2班部分学生马占军

219电工2班部分学生、马占军、李娜娜

319电工2班部分学生、马占军、李娜娜、张艳艳、张梁、刘志伟

419电工2班部分学生、马占军、李娜娜

学校期末按工作量课时计算,项目负责人统计,分配工作量,全员讨论

 

 

五、实训建设总体方案

1、照明平面规划图

2、插座平面规划图

3、建筑电工平面规划图

 

 

2、PLC控制照明系统平面图

六、实训器材及预算(宗旨:实用、省钱、公开公布透明)

名称

单价(元)

数量

总价(元)

实训照明穿线改造

 

 

1000

总电源电力柜

8500

1

8500

建筑电工实训台制作

3800

15

57000

建筑电工实训台安装

533

15

8010

插座暗敷改造

 

 

1000

三相四线制电能表

170

15

2550

接线端子

10

60

600

互感器

45

45

2025

N端子

10

15

150

PE端子

10

15

150

4极漏电断路器

65

15

975

单相电能表

70

45

3150

2极漏电断路器

45

45

2025

单极断路器

15

45

675

线盒铁

3

390

1170

扎线

15

1

15

帮扎带

15

2

30

指针式仪表

120

1

120

数字式仪表

120

1

120

钳形电流表

130

1

130

十字刀

10

15

150

一字刀

10

15

150

电能笔

5

15

75

钢丝钳

20

15

300

尖嘴钳

18

15

270

剥线钳

25

15

375

高梯

450

4

1800

插座五孔面板

12

195

2340

单控开关

10

15

150

双控开关

12

32

384

三控开关

18

45

810

2.5平方米铜芯线

128

6

768

空调插座面板

18

1

18

线盒

3

20

60

20pvc

6

30

180

锁子螺母

0.8

720

576

锯条

0.5

10

5

灯头灯座

22

90

1980

弯簧

5

10

50

七、师生共建实训室工作:

 

71396907379925c67156e80f95f81c0

IMG_20201201_165759IMG_20201226_120403

管理制度上墙

0f132e3710fd181c1cb594103f70865

 

          建设完成后直接投入教学课堂中(师资配备改革:原来的一位指导教师改革为一位骨干和一位名师双师共同授课、共同管理学生实训学习)

学校师生共建实训室的成果:模块化教学实训项目的确定

一、实训室实训项目

1、照明电路的穿线

2、吊线盒的安装

3、灯头接线

4、开关面板接线、安装

5、插座线管的预埋

6、插座线管穿线、接线及面板安装

二、实训台实训项目

1、三相电表安装及接线

2、三相电表带电流互感器的安装及接线

3、三相五线谢制的配电

4、单项表的安装及接线

5、线盒与线盒之间的管路连接

6、一地控制一个灯(或一组灯)的照明电路安装及检测

7、两地控制一个灯(或一组灯)的照明暗线电路配线、安装及检测

8、三地控制一个灯的照明暗线电路的配线安装及检测

9、插座电路暗线配线安装及检测

10、选择几个线盒进行照明插座线路穿线、接线、检测及面板连接

学校发展的促进作用

首先,通过师生共建实训室这样的教学管理办法是适合的,是适应我校教学工作的,师生共建的实训室是可以高效使用的。这样的建设理念可以推广,基于这样的理念我校继续建设了电动机绕制与维修实训室。

其次,教师、学生直接参与建设工作,团队成员精益求精的精心设计,不辞辛劳的安装、施工、指导,翻来覆去修正,师生们都任劳任怨,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一个个崭新、实用的实训场地逐渐建成,为学校的课程开设、学生专业技能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建设本身就是一种思考、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性学习过程,对学校、教师的发展都起到了推动、促进的作用。教师的业务成长达到了质的飞越,教师的师德师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工作的积极性、成就感都相应的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此举值得继续推广。

最后,学习的任何场所的规划、设计、改革的落脚点都在学生,都是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而服务的。通过这次的师生共建的实训室,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在参与建设工作中,同学们废寝忘食,觉得时间不够用。这次建设工作让他们体会到劳动的意义,技能的价值,荣誉感爆棚,幸福洋溢在他们年轻的脸庞上。

一个好的教改项目的实现,一个丰硕教学成果的取得都离开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 ,在本次实训室改革过程中,王校长超前、实用思想的点拨,实际行动的付诸,是我们电工组师生此次实训室成功创建的强大的后盾保障,此外,主管教学业务刘校长以及后勤朱校长和学生处赵校长对我们建设实训室中具体工作都发挥了积极的支持,提出了独到、宝贵的建设性意见。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电工组全体师生继续上下而求索,任重而道远,干好、实干、干实是我们的宗旨,请学校放心。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努力为学校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发光散热、奉献力量。

八、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主要问题

1、 师资问题。一是教师队伍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存在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和研究生学历比例不高和专业间教师配备不平衡的问题,且受用人机制的制约,技能型人才引进渠道不畅,“双师型”教师较少。教师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专任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兼职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亟待提升。二是教师专业、实训技能需要提高。部分教师知识基础较弱,教学理念较为落后,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参加有关培训机会较少或者没有,亟需参加相关学习培训机会来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

2、办学条件方面。一是办学场地不足,学校校舍短缺,硬件建设较为滞后。由于学校办学场地不足,教师办公室安排不够合理,与教学楼距离较远,办公条件较为局促。且学生宿舍紧缺,校内不能够完全解决学生住宿问题。二是学校经费匮乏,制约着自身的快速发展,中职学校开设专业课程所需实习、实训设备较为陈旧落后,甚至因相关设备短缺,制约着实训课的开展。地方财政投入虽逐年增加,但仍不能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亟待进一步加大投入与保障力度。

3、在教学管理方面,学校部室管理还不够完善,需进一步加强,学生实训操作也需具体、细化。学校各项制度健全,落实比较到位,但有待进一步精细化、科学化。

4、校本教研方面。一是特色课程建设有待完善。二是专业实训课程建设有待加强,特别是高效课堂方案简单,内容不全,文化基础课未实施高效课堂,教师参加有关培训相对比较少,校本课程的开发还欠深入和系统化。

5、校企合作问题。合作企业主要集中在中小企业,合作企业层次较低。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健全,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化育人工作需要进一步推进。实习、就业及校企合作需进一步加强指导。

(二)整改措施

1、持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努力打造职教新生力量。进一步强化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加强教职工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努力提高教职工的综合素质,增强教师责任感和使命感;尤其要加强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训练,继续组织教师们参加省市区级技能大赛,要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以及班主任的学习培训工作,努力打造职教新生力量。积极争取校外培训机会,选送专业教师积极参加国家级和省级“双师型”等培训,做到校内外培训双管齐下,提高教师专业技能,为学校储备人才。

2、加强重点专业建设,促进校企合作。围绕市场设专业,根据需要育人才。设立符合市场需要的专业,不断充实实验实训设施。加强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探索“厂中校”办学模式,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的中等技术人才,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3、继续采取多种教学管理方式,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创设高效课堂,是我们办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只有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我们的职业教育才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今后的教学管理中,我校将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变单一的课堂学习管理为综合素质的检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使学生能尽己所长,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和文化基础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4、充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我们将通过教代会进一步完善学校规章制度和考核细则,实行管理责任制,形成优胜劣汰、竞争上岗、优劳优酬的激励机制,使广大教职员工的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工作热情和工作干劲得到充分激发。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5、保证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建立、完善运行机制,加强教师培养和培训,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完善课程实施体系。

6、加强校内培训资质的建立,以便于在校内直接对学生展开培训,并发放有关技能等级证件,从而有效解决学生专业技能等级证件考取问题。

7、多渠道筹资办学。一是进一步争取地方政府支持,改善学校办学条件,落实生均拨款,争取专项资金支持。二是进一步引进社会资金,进一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三是加大基本建设力度,建设符合专业发展要求的实验实训基地,并不断完善内部设施。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