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优一先|马晓琴:于无声处育桃李

文章来源:横山区教体局 发布时间:2021/7/19 9:01:46 浏览次数:1308


她是一名母亲,以永不言败的决心,不但教会了儿子说话,还将儿子培养成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她是一名老师,以博大无私的爱心,投身特殊教育事业25年,让一批批残疾儿童树立信心、融入社会;她是一名党员,以坚如磐石的初心,为家乡的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懈奋斗,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初心和使命。



她,就是榆林市横山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马晓琴。


永不言败的决心

马晓琴的儿子幼时因药物中毒,听力严重受损。当意识到儿子一生可能都无法开口说话时,她心如刀割,痛苦万分。为了能让儿子开口说话,她毅然撂下锄头,走上了一条不同寻常的特殊教育之路。

1996年春,马晓琴领着6岁的儿子进入榆林市聋儿语训学校,接受语言康复训练。儿子学说话的过程,也是马晓琴练就语言康复训练本领的过程。儿子吃苦训练,她也跟着刻苦学习。天道酬勤,经过几年的康复训练,儿子的语言能力逐步得到提高。当听到儿子叫出“妈妈”的那一刻,马晓琴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她体会到了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喜悦。

儿子的变化让马晓琴懂得一个道理:永不放弃的决心能把许多不可能变成可能,从而创造奇迹。马晓琴在心里许下誓言:一定要让更多的聋哑孩子开口说话,让更多的家庭看到希望,让社会见证“千年铁树开花,聋哑儿童说话”。

一次回乡途中,马晓琴看到两个被学校拒之门外的聋哑儿童,那茫然无助的眼神深深刺痛了她。马晓琴萌生了回乡办学的念头。

她积极参加自学考试,并去西安聋儿康复中心深造,顺利通过了教师资格考试。她先后应聘于榆林、靖边学校任教,从一名普通农民转变为特教老师。期间,马晓琴不仅掌握了丰富的特教专业知识,积累了许多教学经验,更是深深地爱上了聋儿语言康复事业。

2000年8月,马晓琴辞职回乡,在城郊租赁了4间房屋,由自己任老师,办起了全县唯一的一所聋儿语训学校。


博大无私的爱心

残疾儿童教育是一项爱的事业,十分考验毅力和耐心。入学聋儿年龄大小不等,先天不足让他们防备心强、性格孤僻、感情脆弱又固执。马晓琴白天教学生练习说话,料理他们的生活,晚上给学生们洗衣、洗脚,整理记录一天的生活学习情况。寒来暑往,马晓琴像母亲般无微不至地呵护着这群特殊的孩子。

班上新来的小雷升,是村里人眼中的“坏哑巴”,调皮捣蛋,不爱学习。在马晓琴的耐心引导教育下,雷升渐渐爱上了学习。通过勤学苦读,他上了大学,毕业后顺利就业并成了家。雷升的妈妈每次见到马晓琴便说:“马老师,要不是你,现在哪有雷升的幸福日子,你是我们一辈子的恩人!”

马晓琴不断探索教学方法,她让学生摸着自己的喉咙学发声,她的脖子经常会被学习发音的孩子们捏红。

马晓琴十分注重学生心智和技能的全面发展,针对学生专业特长和身心特点,学校开设阳光体育、舞蹈、美术手工、彩色鸡蛋皮、烙画、盘扣、钻石画、丝网花、麦秆画等特色课程,培养学生们积极阳光、自尊自信、快乐向上的生活态度。



由于教学效果良好,慕名而来的聋儿不断增加,狭小的农家小院变得十分拥挤。2003年4月,在爱人的全力支持下,她东挪西借,凑了几十万元,建起了属于自己的校舍。

马晓琴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孩子们都亲切地喊她“马妈妈”。对她来说,每天看着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心里就会无比满足。


坚如磐石的初心

经常有人问马晓琴,这些年一直坚持做特殊教育事业的原因是什么?马晓琴总是坚定地回答:“我想要让更多的残疾儿童被社会接纳,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找到希望。”

为了改变人们对特殊儿童的偏见,马晓琴经常带领学生们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组织他们进行文艺表演,积极与各中小学、幼儿园开展融合研学活动,帮助他们树立自信。



马晓琴的辛勤付出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尊重和认可,大家纷纷捐款捐物,向这群特殊儿童奉献爱心,残疾学生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2017年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马晓琴带着几百名学生搬进了占地面积为8600平方米的新学校,学校升格为九年义务教育公办性质寄宿制学校,更名为横山区特殊教育学校。学校以“培养健康人格,掌握生活技能,实现社会融合”为办学目标,形成个别康复教育、文化基础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三大类课程体系,坚持一人一策,让孩子们学有所获、训有所得、干有所成。

为了让孩子们毕业后都能够自食其力,融入社会,独立生存,马晓琴广泛调研,探索出“教育-培训-就业”一体化的办学模式。学校开设了生活技能养成课,利用校舍空地开采种植园,让学生通过学习开垦、播种、除草、浇水、收割等方法掌握劳动技能。她又倾心打造了职业教育实践基地——“横美味烘焙坊”,培训学生制作蛋糕、面包技术。通过“学中做,做中学”,孩子们人人掌握了实用技能,从依赖社会转变为自力更生、创造价值。

大爱铸初心,深情结硕果。20多年来,马晓琴怀着对特殊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对特殊孩子的浓浓真情,无怨无悔地行走在特殊教育第一线。先后有480多名残障学生却从她那里获得了成长的力量,精心培养出的24名大学生已走上了工作岗位,有的也成为特殊教育事业的骨干。

20多年来,马晓琴先后荣获陕西省“优秀教师”、陕西省“特殊教育先进工作者”、陕西省“三八红旗手”、“榆林好人”、“感动榆林”十大人物、首届“榆林好人美德教师”、榆林市保护未成年人“十佳教师”等荣誉称号,她的先进事迹被省市区新闻媒体多次报道。

马晓琴说,特殊教育就像是一棵树摇动另外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外一朵云,一颗灵魂唤醒另外一颗灵魂!今后,她将坚守初心,继续用爱为折翅的天使点燃希望的灯,照亮前行的路!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