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宣传月优秀案例】游戏回归幼儿的漫漫路

文章来源:榆林市教育局基教二科 发布时间:2021/8/17 9:08:28 浏览次数:543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幼儿的学习主要是在生活和游戏中进行的,丰富的生活和游戏是孩子最好的课堂。”《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都明确提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但是游戏真正成为幼儿的基本活动,在学前教育的实践中却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还记得我幼师毕业后去分配的乡镇幼儿园报到,那时的园所仅由五间平房、一间小房和不到四十平米的梯形院子组成,院子里没有一件幼儿运动器械,只在活动室里有一座自制的钢架木板滑梯和一个自制的转椅,而且滑梯很陡,再没有任何玩具。我们幼儿园有小、中、大三个年龄班,我任小班班主任,兼其他两个班的音乐课。那时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都是接受集体教学,课程设置和小学类似,三个年龄班各班每天都有五节课,分别是一节语言(拼音、写字)、计算、体育,美术、音乐、常识间隔安排,而且都是同时上课同时下课。刚从学校毕业的我对幼教工作满腔热情,想尽力把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让幼儿的活动有所改变。记忆最深刻的是我们在《幼儿教育学》课堂中学习的“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幼儿喜欢游戏、游戏是他们的基本活动等”这些理论知识。于是,我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尽量采用游戏的形式展开活动,教具尽量选择幼儿喜欢的、色彩比较鲜艳、形象直观的卡片、挂图、指偶等,有时候也选择一些实物。在教学活动中我感觉自己教具应用的还比较得当,游戏组织的也比较好,而且活动效果也不错——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都比较高,传授的知识也容易接受。比如:教幼儿学习一首儿歌,我会把儿歌的内容用图片的形式按句式分行呈现出来,幼儿看着图片就能编出一首儿歌,学得快而且也乐意学。但是,教育理念的滞后、眼见的闭塞及工作经验的不足,让我的努力只是改变了教学方法,采用了直观的、幼儿喜欢的和乐于接受的教学形式向幼儿传授知识罢了,对游戏理念的贯彻仅仅停留在集体教学层面。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大家通过学习《纲要》,领悟了游戏对于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性,知道幼儿园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要重视幼儿的兴趣、需要,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但我们还是没有能力全面落实《纲要》精神,把游戏融入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只是去除了拼音和写字教学,开设了幼儿可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的科学活动、美术活动和桌面游戏活动;安装了大型户外运动器械(多功能组合滑梯、攀登架、平衡桥、秋千),也提供了较多的小型运动器材和玩具,增加了户外游戏活动。虽然没有全面落实《纲要》,但大家都为现有的改变感到欣慰,因为孩子们每天都可以进行一小时的游戏活动了。看到孩子们在游戏中专注的样子、好奇的眼神、无拘无束的笑声和尽情跳动的身影,我们的心情却是复杂的,自责曾经剥夺了多少个孩子的游戏权利,欣慰现在的孩子是幸运的,对争取早日让游戏成为幼儿基本活动充满了无限激情和动力。

后来,随着国培项目的开展,更多的教师可以参加多种形式的培训学习,可以走出去参观学习,可以进园浸入式学习,还可以请进来专家培训学习。大家深入学习《规程》、《纲要》和《指南》,对幼儿的一日生活和游戏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重要性有了全新的认识。明白了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所有幼儿都喜欢的活动,它伴随着幼儿的成长。游戏可以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认知的发展、社会性的发展和情感的发展,在游戏中的学习可以让幼儿获得整体性的发展,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长远效应。认识到幼儿园要合理组织、科学安排幼儿的一日生活,为幼儿创设健康的、丰富适宜的环境促进幼儿参与各种游戏活动,获得身心全面协调发展。有了扎实的科学理论支撑、优质示范园的引领和实践摸索经验,现在大部分幼儿园都能将游戏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室内、户外创设了丰富的游戏活动区,概括起来有表现性活动区、探索性活动区、运动性活动区和欣赏性活动区。每个区又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发展需要和主题内容投放多种开放性材料满足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游戏需要。幼儿早上入园就可以在活动室内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进区游戏,集体教学活动也是尽量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而且室内区域游戏活动和户外游戏活动交替安排,孩子们每天在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中轻松愉悦地实现着小梯步的全面发展。

如今,又开始实施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活动,相信课程游戏化的推进,能让幼儿拥有充足的自主游戏时间,能更好地尊重幼儿自由、自选、自主的游戏权利,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在游戏中发展,在游戏中成长,度过幸福快乐的童年生活。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