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双减”政策,榆阳在行动(一)

---榆林市第九小学打造“三个课堂”,为每个平凡生命增添绚丽色彩

文章来源:榆阳区教体局 发布时间:2021/10/15 9:14:42 浏览次数:1117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榆林市第九小学坚持以建设好“第一课堂”为主线,打造好“第二课堂”为载体,利用好“第三课堂”为推手,大力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一是建设好“第一课堂”,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学校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开展基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思维型教学,形成语文+主题学习、数学+生活实践、英语+创编对话、综合+传统文化阅读的教学范式,将学习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课堂变学堂,教师利用充足的时间和学生相处,研究、指导学生全面个性发展,多角度、立体化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升课堂内涵与品质。 学校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形成“导—学—练”自主互助学习型教学,以问题驱动开展思维教学,让学生对学习活动进行质疑,对学习行为及时调控,对具有思维价值、创造价值和发散价值的问题合作交流,进而对学习内容产生多元化理解,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主动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完善人格。



二是打造好“第二课堂”,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学校深入挖掘现有资源,设立分层、分类“324”课程体系(即三个层面: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两类课程: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四大板块:文化特色课程、学科整合课程、艺体竞技课程、体验实践课程),全面推开半日缤纷社团活动,实现所有学段全覆盖,所有学生全参与,让每位学生都拥有自己的课程,形成定时开展的拓展性课程,按时开设的常态化课程,成长为最好的自己。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基础上,根据学生年龄和身心特点,结合区域和学校实际,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和整合,打造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和课后服务课程特色群。如:书法、篆刻课程,让学生写好中国字;绘画、剪纸、面塑课程,让学生绘出地方味;民歌、小曲课程,让学生唱出家乡情;诗词、楹联课程,让学生悟出中华韵;乒乓、足球课程,让学生玩出中国风。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重视学生创造体验,强调个性发展,建立知识与世界、自我的内在联系,使学生生命更加丰盈。



三是利用好“第三课堂”,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学校以研学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馆、博物馆等校外教育资源和志愿者服务、社区服务为活动载体,拓宽研学渠道,细化课程类型,提高育人功能。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在研学中陶冶情操、增长见识、体验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用双眼探寻文明,用双耳倾听故事,用心灵感悟情怀,用经历和思考装满成长行囊。研学课程坚持做到主题突出、目标鲜明、内容细致。 每次研学,学校均会设置不同的学习环节和内容,把听、说、唱、读、写、思、展、评、绘有效融合。如:走进戒毒所、治沙连,听讲解知荣辱、说感悟懂生命、唱歌谣传精神、读誓言知进退、写心得明是非、思不足悟自能、展作品树自信、评星卡促成长、绘长卷表情怀,让学生在研学活动中学会吃苦、学会合作、学会攻关、学会担当,涵养学生品行、润泽学生品格、提升学生品位,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