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双减”政策,榆阳在行动(五)

---榆林市第七中学落实“双减”政策,提升育人质量

文章来源:榆阳区教体局 发布时间:2021/10/19 11:53:31 浏览次数:921

榆林市第七中学在课堂教学上做“加法”,在课后作业上做“减法”,以更严格的制度措施和更高水平的管理服务,确保学生作业负担科学合理,全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教师在为学生授课


一、课堂做“加法”
学校课堂教学突显“五主”“3导向”“七环节”三个特点,即以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练为主线、问题主轴、思维主攻为设计理念,以问题导向、评价激励、任务驱动为指导思想,以情境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精讲点拨、当堂检测、拓展延伸为实施环节,辅于“一帮一”的学习互助小组,让学生学习方式发生转变,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得到提升,课堂教学效益显著提高。

课堂做“加法”解析图


二、课后做“减法”

1.开出“负面清单”。学校给各科教师开出作业内容“负面清单”,要求不布置偏题、怪题、难题、竞赛题,作业难度不得超过国家标准,书面家庭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90分钟,不布置机械重复、惩罚性作业,不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

2.加强校本研修。学校积极开展“校本作业”“特色作业”研讨,采用“集体确定”“灵活调整”原则,要求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教师必须先做,要在充分掌握作业难易程度、所需时间、容易出错的地方和适宜学生群体基础上,做到总量适中、科学有效、针对性强。

3.推行分层作业。学校要求各备课组设计基础类、提高类、挑战类等不同层次作业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将作业题型由易到难分为ABCD四个等级,基础相对较差学生完成AB(基础题),学习能力适中学生完成BC,学习能力突出学生完成CD,全面推行四个等级动态管理,学生可自由选择完成。

4.创新作业类型。学校充分结合学情实际,为学生布置探究性、实践性、融合性作业,如数学学科让学生通过实际测量、收集数据、建立模型等验证解答数学问题;体育学科以开展跳绳、跑步等体育活动为主,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语文学科让学生在调查、采访群众遵守社会公德、开展垃圾分类等方面,融合道德与法治、地理等学科内容。


学生在修葺一新的操场上锻炼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