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中小学影视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文章来源:榆林市教育技术中心 发布时间:2021/9/15 11:25:25 浏览次数:573

引言

加强影视教育的重要性:1932年中国第一个电影教育组织——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在南京建立。从20世纪30年代在风雨飘摇中提出“教育电影化,电影教育化”实现“电影富民强国”的梦想到今天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影视教育一直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2018 11月,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指导意见》,提出力争用3到5年时间实现全国中小学影视教育基本普及,并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积极开展校园影视教育活动,让中小学生在看电影、评电影、拍电影、演电影中收获体会和成长。这份指导意见意味着中小学影视教育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随着5G时代、智能时代的来临,读图势不可挡,影像表达与文字并驾齐驱,甚至有超越之势。基于图像时代已经到来并且迅猛发展,人们的思维观念与影像认知息息相关,知识学习偏向影像的趋向日渐明显,缺乏影像教育已经难以适应现实生活。

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对于影视的认知、对于视听的知识、对于媒介的素养,以及图像时代价值观的教育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阶段。优秀影视作品所具有的独特影响力和感染力是和文字表达不同的,影视思维是创造性思维最活跃的部分,影视的视觉形象冲击力、感染力以及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可以让中小学生在艺术的沁润中快乐成长。和文字表达相比,听欢快的音乐、享受色彩绚丽的视觉奇观、体验独特创意的构图,能够让中小学生在享受视听饕餮盛宴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获得知识、接受教育、体验生活。概言之,中小学影视教育的主旨就是借助影视素养教育,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培养良好欣赏趣味,塑造个人反思意识,增强初步制作能力,助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一、调研目的

全面了解榆林市中小学影视教育开展现状,帮助榆林中小学影视师资培养提供依据、帮助榆林市中小学建立适合区域特色的影视教育教学计划,探讨多元化的影视教育方法和路径。

二、调研方式

榆林市教育技术中心资源开发科一行4人(王国文、孙忆桥、房兴福、贺心怡)深入基层学校,对榆林市范围内4所小学、3所初中、3所高中进行调研。通过向各级电教部门了解各学校影视教育现状,召集学校德育工作负责人、电教中心相关人员、影视教育相关社团教师进行座谈,实施更为具体、实际的访谈调查。

三、调研情况

(一)整体情况

我市根据省教育厅和省广电局中小学影视教育推荐影片目录和励志校园数字院线每年春秋季影片目录,结合中小学生观影需求,要求全市中小学做到影视教育进课表,进课堂,保障每个中小学生每学期至少观看2部优秀影片,不断丰富学生的观影内容,提高学生观影兴趣。经费保障方面,市教育局、财政部门明确每生每学期5元观影费,由公用经费支出。

除此之外,为培养学生懂电影的素养,结合电影放映,我市每两年开展一次“励志·成长”影视教育主题巡讲进校园活动,邀请知名导演、电影专家与学生面对面,聊电影、立梦想、促成长,让电影走进学生内心深处;为培养学生评电影的能力,每两年面向全市中小学生举办一次影评大赛,经过评选,对获奖作品、优秀组织单位及优秀指导老师进行全市表彰,并将优秀获奖作品集结成册出版。至今已举办五届影评活动;为培养学生拍电影的素质,促进光影艺术在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学生课外生活、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从2017年起每年举办全市中小学生微电影创作展映活动,对获奖作品在腾讯视频及“榆林教育信息化”微信公众号中进行展映,2017-2020年,我市共有63件作品原创优秀微电影作品在省级微电影大赛中获各等次奖。

根据对调研资料的分析,目前榆林市中小学影视教育的现状基本符合时代要求,所有学校均能完成影片放映任务;各县区、学校积极组织参加影视教育相关活动、评比;部分学校能开设影视教育选修课程、相关社团,编写校本课程。

整体上,小学影视教育工作的开展比中学要好得多,这是由于小学的学习任务相对较轻,小学组织观影活动不仅比中学的次数多,而且涉及的面广,效果也较好。中学多数除学校定期组织观影外,一般课堂中偶尔讲到戏剧或某部小说时,为辅助语文、音乐、美术教学放些影视片段;少数学校有较专业的影视教育社团,社团教师多为美术、音乐、信息技术老师兼任。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教育理念不正确

部分中小学对影视教育的理解有所偏差,未能充分认识到影视教育的内涵、主旨与要求。部分中小学将影视教育类课程作为传统语数外等主干学科的辅助手段存在,主要通过影视作品帮助学生加深对主干学科学习内容的理解,诠释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很少有教师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影视素养,指导学生去分析影视作品的艺术特征和制作手段。虽然影视教育的作用鲜活而生动,但中小学由于教学任务和升学指标的控制以及分数至上考评体系的制约,学校的教学课程设置与教师的影视教育培养意识集体失语。部分学校偶尔松散随意的观影组织活动只是点缀,并非对影视教育的自觉认知,尤其未重视观影后的教育引导。

2.教学体系不健全

我们现在的应试教育体系已经发展的较为成熟了,但反观影视教育,从搜集的资料和座谈的结果来看,还是以一个模糊的概念呈现在大众面前,当下中小学影视教育机制并不健全,内容设定、教材研发、评价方式等方面都还未形成完整的体系,更是无法实现影视育人的根本目的。

由于影视教育没有纳入教学考试体系,语文、数学、英语等必考科目以及与考试科目紧密相关的各种辅导班早已排得满满当当,学校、学生哪还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所谓“无用的”影视教育。在调研的10所中小学中,影视教育以组织观影活动为主,多数没有专业的影视教育课程,少数已经开设影视教育课程的中小学中,一般都是将之作为校本课程或者拓展探究类课程设置,基本都是处于自发状态,既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也没有统一出版的教材,教学内容较为随意,都是任课教师自己选定,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涉及影视教育的课程基本上由以音乐、美术、信息技术教师兼任,内容多为简单介绍影片的主题,目的是引导学生写观后感。

3.师资力量不完善

专业的影视类毕业生一般不可能到中小学任教,师范类普通教育专业学生则很少受到专业的影视教育培养,师范教育中相当一部分选修影视鉴赏课的学生只是冲着电影赏析而去的,对影视的专业理论教学不够重视,导致中小学教师影视教育素养先天不足。

三、解决榆林市中小学影视教育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

()提高教育理念认识

虽然在目前的升学体制下,影视教育要想正式进入中小学课程体系尚有很大阻力,但毫无疑问的是,影视教育作为美育德育的新手段,对中小学生的自我认知、审美趣味、道德观念和人格形成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可以通过打造榆林全市教育系统影视教育工作宣传平台的方式,让社会各界对影视教育达成共识,让老师、家长、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影视教育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认知力、审美力的重要作用,提高对影视教育理念的认识,为优秀影片走进课堂营造良好宣传氛围。积极开展可共享的用来支撑影视教育的影片库建设,根据省教育厅推荐的影片目录,结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建立起一个可供使用的影视教育的影片资源库。这个资源库应以经典影片为基础,也可以不断更新,吸纳最新的有教育意义的影片,以方便中小学在实施影视教育时租借使用。这个影片库,可以是实体的,也可以只是一个具有指导性的不断与时俱进的片目。针对应试教育的现实,也可以考虑借完善中小学教育评价体系的机会,将影视教育纳入课程考评体系,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之一,反馈到中小学的教学中,从而真正地落实影视教育进中小学课堂、发挥其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中小学影视教育师资的短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可以通过层级培训的方式加以解决,分别在各县区分期分批组织中小学影视教育培训班,聘请高校影视教育专业的教师授课,力争使各学校有一名教师得到专业培训。然后再由经过培训合格的教师培训所在学校的教师,以此类推。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建立起长期性、制度性的影视教育师资人才培训体制,让在职中小学教师进行影视知识的二次学习。各县区、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组建:

1. 兼职影视教育教师队伍。组织对电影艺术感兴趣的教师,建立兼职影视教育教师队伍,发挥各自优势,开展具有学校特色的影视教育实践活动。

2. 影视教育教师中心组。各县区可根据学校影视教育活动开展情况,发掘在影视教育方面有想法、有做法、有方法的教师,组建区域影视教育教师中心组,研讨影视教育活动内容和影视教育课程实施,指导学校开展教学活动。

3. 影视教育专家团队。市教育局根据影视教育发展的需求,着手邀请电影艺术专家、影视教育教研专家等组成影视教育专家团队,定期开展电影主题讲座,讲授电影知识,传播电影文化,提高教师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三)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

现在国家明确要求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在此背景下,中小学不能再将影视教育课程仅仅作为一种敷衍的校本课程在场,应该尽快将影视教育课程纳入规范化、系统化的建设渠道,课程内容和形式紧跟时代发展,明晰中小学影视教育的课程目标,选择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教学方法,尤其要因校制宜尝试更为开放的课程考核方式和评价体系,将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不局限于笔试,也不一定用具体的分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评。同时,组织影视艺术教学研究者编写适合不同年龄段中小学影视教育普及教材,并设立影视教育课程辅助资料库。在相关电影教育思想、少儿心理学、德育美育等价值理念指导下,将课程的各个构成要素区分主次、深浅加以排列组合,使课程各要素在动态教与学过程中统一指向课程体系目标的实现。影视教育课程要特别注重提升课程的行动力,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停留于“看”的阶段,更要给予学生更多机会去“评”“拍”和“演”。“看”是为了“看必须看的影视作品、看合适的影视作品、看喜欢的影视作品”,“评”则更进一步,是为了“懂得影视作品的语言意义、理解不同的意识形态立场、欣赏多元文化的传统和文明”。“拍”和“演”并非要将中小学生培养成导演、演员、编剧和摄像等专门性人才,而是要让中小学生通过对影视作品的欣赏,接受审美熏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学习辨析影视作品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初步了解影视作品的创意方式与生产途径,甚至让他们亲自尝试影视的表演与创作,并在校园媒体或者其他渠道为学生提供展示作品的平台和机会,让他们更真切地感受到影视艺术的魅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兴趣、热情和潜能要稳步推进中小学影视教育。

 

结语

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教育应当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而“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之一便是美育。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言:“美育之实施,直以艺术为教育。”影视教育作为当代美育的新形态,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下,中小学影视教育既是青少年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提升的重要抓手,也是引导青少年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可以说中小学影视教育的实施是时代之所需。但是目前中小学影视教育从理论到实践层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其全面普及也许任重道远。所幸当下中小学影视教育推行过程中的问题已经逐步明晰,未来从顶层设计出发,做好政策的引导与体系的架构;做好师资培训,构建“专兼并存”的影视人才格局;最后,中小学影视教育的落地实施应与社会各界通力合作,丰富影视教育形式,营造良好的影视文化氛围,促使中小学影视教育与影视产业形成良性互动,促进影视教育生态圈的良性发展。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