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高新第一小学承办市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数学)指导活动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二十大报告精神,推动人工智能与基础教育深度融合,榆林高新第一小学于4月14日承办了榆林市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数学)指导活动。出席本次活动的专家有西安市长安区教育局教学研究室主任毋永琪、项目组卜超凡老师。榆林高新第一小学艾绍强、任改改两位教师作了展示课,副校长曹伦、郭艳利、张玉梅以及数学组全体教师全程参与了本次活动。
榆林高新第一小学副校长张玉梅致辞
首先,榆林高新第一小学副校长张玉梅致辞,接着进行课堂展示活动。第一节展示的是艾绍强老师的常态课《三角形的内角和》。课堂上,艾老师多次创设机会,让学生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积极主动探索,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进而发现数学规律,获得数学经验。“量一量”“拼一拼”“折一折”“撕一撕”等实操训练,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学习数学乐趣无穷。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市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与合作者”的新课标理念。
艾绍强老师展示常态课《三角形的内角和》
随后,专家毋永琪老师对艾老师的常态课进行了细致点评。他先指名4位教师自谈优点,再指名4位教师畅提建议,互不重复。然后即兴重构了理想中的课堂,委婉含蓄地向老师们呈现了自己的观点。与众不同的点评方式,把联研活动推向了高潮。老师们热情高涨,积极与专家面对面交流,现场不时掌声四起,喝彩不断,大家无不感慨专家的别样风采!
第二节展示的是任改改老师的研究课《长方体的认识》。任老师借助直观模型,让学生通过摸、数、量、比、推等一系列活动,切身体会长方体的特点。学生兴趣浓厚,学习主动。课后任老师进行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说课,分享了她在备课时,先研读单元教材,站在单元整体角度准确把握课时目标、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思路。
任改改老师展示研究课《长方体的认识》
之后,专家毋永琪老师同样从和教师互动开始,对任老师的展示课进行了别具一格的点评。肯定任老师能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同时,提出了数学应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宝贵建议。
专家互动点评
下午,专家毋永琪老师作了专题讲座《优化教学设计 助理课堂提质增效》。毋老师从有趣的图画对联入手,围绕课标解读明确设计思路、教材研读优化设计过程、突出过程注重体验感悟、 紧扣本质强化设计效果四个方面,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优化教学设计的有效途径。阐明了解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教学设计的重要性。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指导意义,老师们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专家讲座
通过本次联研活动,榆林高新第一小学的老师们深刻领悟了“人工智能技术”的魅力与挑战,明白了面对全新的“人工智能”时代,只有积极探索信息化与教学项目的融合模式,以智能信息化赋能于课堂教学,人工智能才能真正助推教师成长。
专家与部分听课教师合影
(文/贺改静)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