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戏曲进校园 传承非遗促双减

---——2023年“非遗进校园”活动走进榆林市第二十六小学

文章来源:榆林市第二十六小学 发布时间:2023/6/1 16:50:51 浏览次数:0

    为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持续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意识,充分展示榆阳区近年来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进一步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普及和传承,让广大学生在感知、体验中了解陕北历史文化,充分激发爱国爱家乡热情。根据区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教育和体育局《关于开展2023年“非遗进校园”活动的通知》要求,5月30日上午,民歌戏曲进校园、传承非遗促双减2023年“非遗进校园”活动在榆林市第二十六小学举办,全校1100多名师生参加活动。



非遗进校园主会场


    活动由资深主持人张苗主持,李梦等5位本土“非遗”传承人纷纷登台献艺,原汁原味的陕北民歌、唢呐独奏、陕北说书、秦腔表演,受到了全体师生热烈欢迎。

    非遗传承人陕北民歌十佳歌手李梦为大家献唱《南泥湾》;非遗传承人,榆林市民间艺术和戏曲研究院唢呐演奏员安伦表演唢呐独奏《打枣》;非遗传承人,陕北说书艺人贺广利表演陕北说书《陕北是个好地方》;非遗传承人,榆阳区文艺工作团国家三级演员张苗利表演秦腔《洪湖赤卫队选段》;非遗传承人榆林十大民歌手薛向飞演唱《东方红》。



原汁原味的陕北说书


    最后,全体师生有序参观长城文化、星元精神、石雕、木雕、泥塑、柳编、剪纸、刺绣、银器加工、掐丝珐琅画、彩绘、玉雕等非遗作品展板,并现场聆听各位传承人的讲解。



精美的非遗作品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珍贵财富,在世界文化宝库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因此“非遗进校园活动”是传统文化自信的彰显,也是润物细无声的文化传承。驼城榆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通过本土非遗传人将非遗文化带进校园,让同学们能认识非遗、学习非遗、传承非遗。



有序参观


    此次活动是为了更好的保护挖掘非物质文化资源,进一步深化非遗进校园的内容,拓展非遗进校园的形式,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传承活动,不仅丰富了“双减”政策后的校园文化生活,同时也让非遗文化在少年儿童心中生根发芽,在学校这片沃土上开花结果。活动受到了师生们的热烈欢迎,提升了校园文化建设水平,丰富了学生的课外体验项目,让中华传统文化的优良基因种植在少年儿童心中,培育出一批又一批小小“传承人”,继而实现保护、传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让传统艺术之花在校园内不断绽放出新的光芒。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