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教育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积极落实市教育局关于均衡共享优质实践教育资源的举措,创新开展县区实践教育,打破地域限制,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近日,靖边县第七小学五年级全体学生来实践基地完成了为期五天的沉浸式实践活动。
靖边七小开营仪式现场
实践基地精心设计了多元化实践课程体系:传统工艺课程通过串珠、中国结制作传承手工技艺;科技创新课程开展航模组装、机器人编程,培养创新思维;生活技能课程通过磨豆腐、学茶艺等体验,感悟劳动价值;思政教育课程厚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户外拓展组织真人CS、集体游戏,增强团队凝聚力;文化研学走进陕北民歌博物馆、季鸾公园,滋养文化素养。
此外,实践基地将日常管理也融入了育人环节:通过叠军被、物品收纳评比培养自理能力;食堂就餐推行"光盘行动",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学生们独立完成并放飞航模
闭营仪式上,靖边七小五年级学生王佳睿激动地说:“实践活动让我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全面的锻炼,我们要将实践中的感悟带回校园,在学习中主动探索,在生活中懂得感恩,在未来规划中更加明确方向。”七小教师张小利说:“这种跨区域合作丰富了育人形式,是实践育人的成功探索。手工类课程锻炼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生存体验课程给大家的生活和安全上了重要一课,思政教育课程让大家懂得了家国情怀的重量。”
通过县区拓展实践活动的模式,不仅实现了优质资源共享,更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为实践教育创新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未来,实践基地将继续深化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共享的做法,推广跨县区实践活动,让更多县区学子在实践中收获成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