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610800016082127J/2021-00143 [ 主题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榆林市教育局 [ 发文日期 ] 2021-08-23
[ 效力状态 ] 有效 [ 文 号 ]
[ 名 称 ] 对市政协四届六次会议第376号 提案的答复函
对市政协四届六次会议第376号 提案的答复函
时间:2021-08-23
来源:榆林市教育局
分享:


王晓青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学校课后托管 引导良性教育环境的建议》(第376号)提案我们已收悉。现就市教育局课后服务工作开展情况说明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是抬高工作标杆。今年,市教育局主动汇报市委、市政府,将课后服务列为全市民生十件实事之一,作为政府工程统一实施,全面推进。市政府政研督查室每月跟踪督查工作进度,建立“按月推进、按季通报、按年考核”的督促考评机制,确保任务如期完成。市教育局将课后服务列为“局长年度项目”,并制定“教育局长年度项目”实施方案,“一把手”局长亲力亲为,把课后服务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确保春季学期实现中心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秋季学期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目标。

二是推进工作实施。省课后服务现场会后,我市及时召开了全市中小学课后服务推进会,各县市区教体局分管局长、校长代表100多人参加了会议,观看了省中小学课后服务咸阳现场会专题片,观摩榆林市第十八小学的课后服务工作,并总结了前期试点工作经验安排部署了下阶段全市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今年8月11日,市教育局召开全市教育系统“双减”和学校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视频会,对课后服务工作进行了重点部署,全面实现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和所有需求学生全覆盖。

三是细化工作标准。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以“六务必 ”“十严禁”全面推进中小学课后服务。“六务必 ”是务必理解实施课后服务的目的和意义、务必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务必坚持自愿原则、务必体现服务宗旨、务必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务必加强安全管理;“十严禁”是严禁违背学生、家长意愿组织开展课后服务等十条具体措施。“六务必 ”“十严禁”细化课后服务实施标准,使各学校推进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同时,市教育局联合市发改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下发了《关于我市中小学课后服务收费事项的通知》,明确了收费标准。

四是强化工作督导。市政府政研督查室“按月推进、按季通报、按年考核”督查推进外,省课后服务现场会后,市教局安排4次专项督查,确保工作顺利推进,春季学期已实现中心城区全覆盖。8月16日至20日,市教育局、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分五个组进行,对全市“双减”工作进行了全面督查,督促全市304所非全寄宿制义务教育学校全面谋划和安排下阶段工作,确保秋季开学第一天全面实施课后服务。

二、下步打算

课后服务实施2年多来,全市工作在面上已基本全面推开,试点先行积累了一定经验,中心城区全覆盖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存在半寄宿制学校实施难、实施过程一刀切、实施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市教育局今天下发了《关于全面实施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通知》,以八项措施推进课后服务落地见效。

一是实现全面覆盖。要求各县市区、各中小学从实际出发,“一县(市、区)一策、一校一案”制订完善课后服务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服务时间、服务内容、人员分工、申请流程、保障措施、教职工激励办法等内容,并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确保今年秋季开学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有需要的学生全覆盖。

二是保证服务时间。全面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即学校每周5天(工作日)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2课时,结束时间要与各县市区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对家庭按时接送仍有困难的学生,要实施弹性离校,提供适当延时托管服务,为家长接孩子提供便捷。

三是提高服务质量。每天2课时服务内容中,原则上1课时以延时托管为主,1课时以集体活动为主。延时托管重点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答疑辅导,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完成作业的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要求加强延时托管课堂管理,切忌学生互相抄袭作业。集体活动重在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艺术、科普、劳动、阅读等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逐步推进集体活动课程化,努力实现每位教师有课程、每位学生有特长、每所学校特色

四是做强线上服务。要求各县市区、各中小学充分利用国家和省市及各县市区教育教学资源平台以及学校网络平台,免费向学生提供高质量专题教育资源和覆盖各年级各学科的学习资源,组织优秀教师开展免费在线互动交流答疑,引导学生用好免费线上优质教育资源,做强做优免费线上学习服务,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五是优化组织方式。要求各中小学每学期开学前做好课后服务准备工作,自第一周起正式全面实施课后服务。课后服务一般由本校教师承担,也可吸纳退休教师、社区志愿者、家长志愿者义务协助课后服务工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挥好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乡村学校少年宫等校外活动场所在课后服务中的作用。

六是保障服务条件。要求各县市区鼓励和支持中小学教职工参与课后服务工作,完善补助办法等有关激励机制,可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制”,切实提高广大教职工参与课后服务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做好安全保障,制定完善的监管、交接班等工作规范、应急预案,强化安全监督岗,坚持人防、技防、物防相结合,确保师生安全。

七是强化督查落实。要求各县市区做好对学校工作的指导、检查、督办,把学校课后服务工作情况纳入学校办学评价,及时完成课后服务工作相关情况及数据填报。要求各学校健全课后服务工作管理机制,广泛听取家长意见,完善课后服务相关工作,确保学生课后服务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八是完善报送制度。实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开展情况直报系统日更新、“双减”情况周报告学校详情月报告制度,并落实专人负责制,及时、准确填报相关数据,确保数据的真实和准确性。

尊敬的王晓青委员,课后服务是一项“服务无止境”的“惠民工程”,也是需要所有教育人动脑筋、想办法来答好的“民生考题”,我们将在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迅速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大力强化工作措施,全面推进课后服务工作落地见效,切实解决老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